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不用石头用木头
起源说,有巢氏教给众人的方法就是用木材盖房子(实际上是现在树枝上搭建房子)。河姆渡等地出土的考古遗迹,原始人类也是用木材进行建造的,他们建造了好像日本长屋似的房舍,用木柱与木料相连制成架空地面,分割房间,坡屋顶。
材料说,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树木众多但岩石难以开采的地方。(像北京猿人那种住在山洞里的不算,山洞基本上不是原始人开凿的,而是自然形成,原始人只是寻找这种地方寄居。)木材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可搭接性能,易加工抗拉抗压抗剪力耐潮湿耐虫,虽然每项性能都不突出,但每项都能有个60分,这就具有一定优势了。相比之下,岩石和泥土虽然在某几项有突出表现,但某些又有很弱势的地方。
有一些细节在这种问题中需要注意,中国古代建筑也用石料和泥土。
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强的石料开采、选择技巧,在做台基、地基、地面等方面工艺精湛极了。
泥土方面,砖瓦的技术工艺之精彩和用途之广应该不用说了吧。而夯土为内核的城墙一样坚固无比。
其实,如果研究西方古代建筑的话,会发现,他们也在大量使用木材,尤其是当他们容易获得木料且建造的是跟永生、宗教无关主题的建筑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这种方式在东西方有相似之处,中国的陵墓建筑和宗教建筑也大量使用石材,因为这确实是不容易腐朽的材料。而西方的城堡其实应该与中国的城池相比较,那么也一样是用夯土和砖石建造的。
我自己觉得,人类的建造逻辑其实一直是相同的。在阶级不分明的时候,什么容易获得容易加工就用什么。阶级分明的时候,什么好用什么耐用用什么。
但一旦开始对建筑进行类型划分和文化方面的定位与思考,有些规则就会固定下来,比如中国古代建筑里因为大多在陵墓里用石材(一开始是防腐防潮等考虑),阳宅里再用石材就会觉得生冷不舒服。类似的这种情结在文化演变中会产生许许多多限制和讲究,决定了其后中国人的取舍。
这个问题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技术上,中国木作技术已近登峰造极;第二资源上,中国地大物博,木料方便运输及建造;第三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建筑观,不追求永恒。
为什么中国的古代建筑选用木材而不是西方的石材呢
木材便于采集、搬运,石材过于笨重,并且不利于切割
石头建筑更有利于防御,所以古代中国的城墙是石头的,甚至著名的长城也是石头的。但是城池常毁于战火,所以石材建筑很少能看到,除了长城。
在大城之中,不需要考虑防御的普通建筑,就不再需要石头了。而且普通建筑基本都是建筑群,面积巨大,位于平原地区,没有那么多石材,反倒是木材更方便运输和使用。而在山区,也有石头建筑,但是古代政权中心多位于平原,所以印象中古代建筑都是木材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是盛产竹子的地方,还会使用竹子的。
西方的建筑一般较小,而且山区多,石材采集更方便。古代欧洲领主会用石头在山上修自己的城堡,便于防守。在平原建一座有城墙的大城,他们经常缺乏那样的实力。而且石头建筑存在时间长,能保存下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欧洲都是石材的建筑。毕竟即使有木质建筑,也该化成灰了。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建筑规模问题,比如法国卢浮宫,几代国王建了三百年,建筑面积4.8公顷。而故宫十四年盖完,建筑面积15公顷。故宫要是用石头盖,盖这么大,估计大明灭了都不一定能盖完。
转载请注明:石材网 » 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不用石头用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