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西方建筑的不同特点,,短点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二、为什么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石材结构为辅
一、地理条件的限制
地理条件的原因:地中海等西方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少林,多火山及石头,故多用石头。中华大地,多雨多林,木可死而又生,反复取材不竭,(明朝之前,木材蓄积量绝对能满足人口需要)。
二、技术方面: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究其原因有二:
(1)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
(2)垫灰之恶劣。所谓垫灰,就是水泥之类的建筑粘合剂。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黏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黏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黏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所以现在遗留下来的大量古代建筑都是木质的,这与古希腊、罗马遗迹完全不同。
三、中、西历史文化方面:
如果在深入探寻中国古代中国建筑为何多用木而少用石,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中国现存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四、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
三、为什么西方古代建筑以石建筑为主而亚洲(主要指中国)一木建筑为主?希望从多个角度回答
和各自文化有关,西方爱好机械硬线条,石头的加工容易表现那种工业化的感觉;东方追求天人合一,树木质的建筑材料让东方人更易接受
四、中国建筑与韩国建筑异同
肯定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是韩国的古代传统建筑的参考模板,但是韩国建筑里也融入了自己的元素。比如他的瓦就是青色的,但中国的则以琉璃瓦居多。仅供参考
追问
我是需要做课件建筑与建筑国家差异的比较不论现代的过去的
转载请注明:石材网 » 东西方建筑的不同特点,,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