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建筑喜欢用砖石等材料,为什么我国喜欢用木头?
欧洲古建筑喜欢用砖石等材料,为什么我国喜欢用木头?
在西方文明早期,为什么会出现由木材向石材建筑形制的转变呢?最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自然环境的因素。原来,早在古埃及时期,石材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多被用来制造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的生活器皿,有时还用于制作装饰品,而一般不用于进行建筑活动。但是,由于两河流域气候湿润,降雨较多,木构建筑易被风剥雨蚀而易于腐朽的特点也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建筑物长久存在的需要。因此,对选用何种材料来代替芦苇及草木也就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长期的生产劳作过程中,古代的西方人们从河水泛滥所带来的遍地淤泥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太阳晒干的泥砖作为建筑材料。据相关考古发现,泥砖曾是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使用时间相当长的建筑材料,他们用泥砖建造住宅和宫殿。
伴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间的不断推移,古埃及人发展了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学会了绘制建筑物图纸,能够组织大量的劳动力参加集体劳动……这一切都使大规模的采石活动成为可能。石材坚硬的质地和不易被雨水侵蚀而腐朽的特点,也使得它成为建造大型、坚固建筑物的理想材料。到公元前三千纪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了用石材来建造皇帝的宫殿和陵墓。这一传统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建筑中持久不衰,并日趋完善,成为西方古代建筑舞台上的主旋律。
大部分中国古代匠人并不了解石料的物理特性。石料抗压力强,而张力、弹力极弱,其物理特性与木材恰好相反,适于垒砌。但中国古代工匠却多用建造木建筑的榫接之法来拼合石材。榫接的石构件在局部受力时易于破裂崩坏,使得建筑整体缺乏稳固性,这样的建筑自然难以被广泛应用,也难以留存至今。即便懂得垒砌之法,中国古代工匠也很少能将砖石建成坚固的建筑。用砖石垒砌稳定结构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中之一是确保每块砖石大小相近,将接触面磨平,以此增大砖块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受力点不均导致砖石破裂。埃及金字塔、雅典卫城和古罗马的引水道都是此类范例。但是,这种垒砌方式需要厚重的墙体和精密的加工才能保障结构稳定。始建于唐代的西安大雁塔也是用砖石磨平对缝砌成,经历过多次崩毁重修、加厚加固,方得以存续。
木头对于其他建筑材料来说,更容易开采和加工,在古代的中国,遍地都是木材,用木材来建筑又省力气又省钱;但不是所有建筑都是木材,中国古建筑也有大量采集石材的。
环境不同。我们国家木头比较多,而欧洲石头比较多木头少。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非常的大,气候也比较的温润,到处都有树木,所以树木用起来也特别的方便,而欧洲树木就比较少。
为什么欧洲古建筑多为石筑,中式建筑多用木头
古建筑多用哪三种材质建造
1、石材:多用于地面,如天井、廊檐、水池边栏杆等;
2、木料:主体构件基本都是使用木料进行制作,原材料一般采用杉木;
3、粘土:走廊及过道偶尔采用三合土地面,多用于夯土墙;
主要是石材、木材,很少地方也有金属构筑物或铸造物
青砖,白灰,木材这三项是古建筑的主要材料。
木材、石材、粘土
转载请注明:石材网 » 欧洲古建筑喜欢用砖石等材料,为什么我国喜欢用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