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黎圣母院建筑背景的简介

建筑配套石材 浏览

巴黎圣母院不仅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盛名,而且由于著名文学家雨果写了一部浪漫主义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就使它几乎家喻户晓了。

这座建筑建成于十三世纪中叶,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所谓哥特式,乃是当时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的特征就是多用垂直向上的线条,用高高的钟塔,用尖拱形的门和窗,因此看上去好像整个的建筑在向上升腾似的。这种形式是有宗教意义的,它表达了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基督教认为,人间是苦难的,充满罪恶的,只有把虔诚的心寄托于上帝,信奉基督,那么他将来就可以脱离苦海,可以赎罪,可以到天堂的乐土……。中世纪的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文学等等,都是这个主题。不过,他们也讲究形态的美,以便用美的形象来感动人。这座巴黎圣母院建筑的正立面,我们可以来作一些形式美的分析。原来,它是用九块大小和比例相同的长方形块构成的,其中上部的中间一

块是缺的,两边为一对钟塔,所以其实是由8块长方块组合而成。这些长方形,据分析其比例是最美的,即黄金比。长方形两边的长度之比为1:1.618(或O.618:1)。所以看上去形态十分和谐。在建筑上,除了正中的那个玫瑰圆窗(基督教认为在这个大玫瑰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灵魂)其他的门和窗用的都是尖拱形的,但大小、比例、高低、繁简各不相同,这就是建筑美学中的所谓“变化与统一”的手法,因此看上去既丰富但又不杂乱,优美动人。相传法国古代有这么一个说法:若要造教堂,应当用阿美安教堂的大厅,夏尔特教堂的塔楼,兰斯教堂的雕像,以及巴黎圣母院的立面,因为这是法国古代教堂建筑中的“四杰”。

巴黎圣母院内的大厅宽为48米,深为130米,可容万人。厅的高度达35米,人在其中仰视,真好象是到了天国。在这里也许你会感到自我是多么的渺小,这就是宗教建筑的魅力了。巴黎圣母院的伟大,还在于它全是用石材建成的。所以文学家雨果说,那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和文化史上的一页。”

巴黎的古建筑很多,几乎历代的都有,而且保存得都比较完好。在这里再分析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卢佛尔宫是巴黎古老的王宫,它最早建于十三世纪初,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所加建,其中东廊(卢佛尔宫的背立面)建于十七世纪中叶的路易十四时代(1670年),也是这个宫殿的最辉煌之作。这座建筑的风格采用古典主义手法。古典主义是一种规则严谨、形态庄重的建筑形式,作为皇宫建筑是最合适不过了。在这个建筑形象上可以看出,它的上下之间由三部分组成,自上而下为:檐部、柱廊、基座。这三部分之间的高度比例为1:3:2,若不按此比例去做,就不好看。这座巨大的建筑共长172米,横向分五段,中部主体,两边是两翼和两端部。这也有比例关系:中部宽28米,高宽相等,形成一个正方形。两翼各长48米,两端宽为两翼的一半,即24米,只有这样的比例关系,建筑物看上去才和谐。这个建筑称得上是古典主义的典范。

再说巴黎的另一座古典主义建筑恩瓦立德教堂(即残废军人教堂),这座建筑建成于1691年,其建筑形式很有气度主体突出,比例协调,特别是中间的那个高达106米的圆顶,金光闪闪,为巴黎城市增添了不少光彩。这座建筑建造在卢佛尔宫的西南面,,在这里自成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北端临塞纳河。这个建筑在形式上是一座典型的纪念性建筑,它意味着向为法兰西皇帝流血牺牲的战士们致敬的崇高荣誉。在这座建筑的下面,还存放着拿破仑的石棺,所以它又是一座陵墓性的建筑。

巴黎万神庙也是一座著名的法国古典建筑,位于巴黎圣什内维埃芙山上,原是巴黎守护神圣什内维埃芙的神庙,1792年改为国家重要人物的公墓,即万神庙。法国自建国以来,一向崇拜古罗马,这万神庙作为宗教形式,在古罗马也有,但两者在形式上很不相同。占罗马的万神庙是用一个巨大的半圆穹顶,下部呈圆筒形,形态简洁庄重,正面入口是长方形的柱廊,上面为三角形的山花。而巴黎的万神庙则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上部也用一个圆顶,但比较小,下面是圆形的柱廊,这个形式是仿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形式。圆顶和柱廊表述的是人文主义的哲学观。万神庙的下部是一个巨大的“十”字形平面的高大建筑物,十字交叉的上部就是那高高的圆顶和柱廊,这个建筑虽然也很庄严雄伟,但上下两部分未免有些拼凑之感。有一位评论家曾说,这个建筑形象好像是一位斗士骑在一匹白马上(下部为白石墙)。

坐落在明星广场上的巴黎雄师凯旋门是众所周知的了(建成于1836年);但这个建筑美在何处?则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座建筑用简洁的正方形构图,内部的各部分比例关系十分精确、和谐,从而在建筑美学上享有盛名。建筑,美在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形来分析。而方和圆,又象征着人的形态,所以它也与人文主义联系着。这座建筑高达48米,宽度为44米,但由于视觉的关系,我们实际看到的形象却近乎正方形,这就是建筑师的经验了。直径达18米的圆拱门很高大,上部半圆形与下部的高度之比为1:3,门高是门宽的两倍,这种关系是和谐的。凯旋门置于广场中央,12条道路汇交于此,所以在巴黎的好多地方能见到这座凯旋门。当我们身处广场,仰视这高大的凯旋门时,耳边似乎会响起雄壮的《凯旋进行曲》,这一刻,也真正能体会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为纪念功勋卓著的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将军,所以如今这个广场已改名为戴高乐广场。

也许好多人都看过《虎口脱险》这部很风趣的影片,它的背景就是巴黎歌剧院。这座剧院建成于1874年。观众厅内共有2150个座位,共设4层包厢,被称为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歌剧院了。它坐落在卢佛尔宫的北面,中间隔着旺道姆广场。这座歌剧院的建筑目的主要是为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们享用的;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化的情调仍然是崇古的,因此它还是以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不过,为了要显示出既新颖又豪华,既用古典主义的,又用巴洛克的,甚至还夹杂着一些东方形态的,同时,建筑上既有装饰,又有雕刻作品,使得这座建筑十分繁琐,花枝招展。历史上称这种建筑风格为“折衷主义”。这也就是巴黎的一种城市文化风貌吧。

巴黎人常爱说,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老奶奶”,而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则是巴黎的“少妇”。这座铁塔以设计者艾菲尔的名字命名,建于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时(1889年),高达328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而且它又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因此更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它的命运最初有些坎坷,它初建成时,有好多人对它提出种种非议,说它是个“怪物”、“糟蹋了巴黎”云云,连许多知名人士也纷纷表示反对,著名文学家小仲马、莫泊桑等也在其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铁塔的感觉渐渐有了转变,渐渐地不再讨厌它了。久而久之,又渐渐转变成非有它不可了,而且竟成为巴黎的城市标志。如今的巴黎人,为有此铁塔而感到骄傲。外国人游巴黎,不上铁塔去俯视一下巴黎全城,总会觉得是一件憾事。这就是文化,城市历史文化。

转载请注明:石材网 » 关于巴黎圣母院建筑背景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