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奇石城的奇石分类

石材品牌 浏览

柳州奇石城的奇石分类

在观赏和应用上可分成五大类:

泰山奇石图册(13张)

第一类谓天然风景石,如黄山飞来石、费县“天景石”、云南石林、桂林骆驼石、福建平潭县的石海狮礁石等。

第二类谓庭园景石,是庭园堆山叠石、散石点缀、孤石欣赏与造景,形体较大,置于室外庭园中的自然奇石,如太湖石、斧劈石、灵璧石等。

第三类谓盆景石,是制作大、中、小型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用的石材。

第四类谓石工艺,是以某些天然观赏石为原料,以人工加工为主成形的工艺品,如石刻、石雕、石砚、印章等。

第五类以室内陈列布置或几案摆设为主,独立观赏,以自然形成为要素,形体较小,可以移动,精美别致,并配有盘、盆、座、架、锦盒之类的附属物,具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及文化艺术品位的石质艺术品。此类观赏石也是本书论述的主要对象,属于狭义的观赏石范畴。它包括千姿百态的山水景石、形象生动的象形石、色彩艳丽的图案石和纹理石、剔透晶莹的矿物晶体、富有观赏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及具有研究、收藏价值的事件石和纪念石等,也包括为表露石之天然色彩、图纹,经

切割或研磨,配以几架装饰的大理石等图纹石或色彩石。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又说:“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天然奇石是天然的艺术品,是大自然的精灵、大自然的奇观,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独立成景,自然成画,一景一首诗,一石一天地,绘出了人们生活的图画,谱写出自然美的乐章。观赏石具有千姿百态的造型,姹紫嫣红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花纹,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也是一种艺术上的追求和陶冶。又有始终如一日、坚贞沉静孤高的气节。它是传万世而不毁、流芳万代的艺术佳品,丰富了人生,美化了人间;它幽美的内涵和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是美的真谛、艺的启迪,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风格;它集天地之大观、聚自然而神奇,是大自然妙造的神工艺术+它自然成趣、天下无双,而被历代赏石家、收藏家所宠爱,被文人墨客所崇拜,留下了赞颂天然奇石美姿和品格的千古墨迹。关于天然奇石界定的范围,近年来赏石界争议较多。有人认为由自然的内外营力作用于地壳而形成的石头,大至奇峰奇岩,小至盈寸卵石,都可能被视之为天然奇石。区分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有“玲珑小巧的身姿,神情逼真的形状,优美传奇的故事,独具一格的位置而为世人所注目。也有人认为,天然奇石主要是指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纪念石、盆景

石、工艺石、文房石等。体量上有大中小之分。它们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及花纹,细腻的质地,产量又比较稀少而受到人们喜爱。还有人认为,天然奇石是一种缩景艺术,以自然形成,毫无人为雕琢造型或修饰为基本原则,仅限于在室内观赏,并易于收藏。

从目前石友的玩石实践来看,石友对天然奇石的理解千差万别,大到自然界的石山、石峰,小到能在手上把玩的手玩,从自然形成不经人为加工的天然石,到人工打磨、雕琢的人工石,甚至石雕、石刻、矿物晶体、化石都有人认为是天然奇石。

柳州八音石的具体产地

晶莹剔透的“猪脚”、新鲜的“五花肉”、能唱歌的石头……在今年的奇石节上,不少客商都发现了极富特色的奇石。

这些奇石来自柳江县三都镇长塘村。

10多年前,长塘村村民中就有不少人做石玩。他们到区内各地和贵州、云南去找彩霞石、芙蓉石、菊花石、钟乳石等,利用石上的各种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加工成石板画。随着手艺技巧的娴熟,他们加工的范围越来越大,一些特殊的石材还加工成石琴。该屯共有200多户人家,在最盛的时期,就有近80户农民做这种“点石成金”的生意。近年来,他们的手工艺品出现在了国内的广东、山东、台湾,甚至日本、韩国人的家中。由于长塘屯玩石卖石出了名,人们把长塘屯叫做玩石村。三都镇也因势利导,对加工作坊给予扶持与服务,不断把源搭石玩产业做大做强。

柳江石琴的产业背景

柳江石琴最早出现大约是在2001年。柳江县进德镇退休教师刘启新发现里高的某些石制工艺品声音响亮,便精选本地石材潜心研制石琴,并于2003年4月获得有关专利。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里高镇保仁村村民潘继仁、卢国荣等从中得到启发,继而尝试做出石琴拿到市场出售。在他们的带动下,至2005年,柳江县里高镇出现了以保仁村为首的“石琴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石琴民间加工作坊曾达100多家。石琴已被列入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远销东南亚、日、韩、美等国家。去年10月份,柳江县引进广西南宁奔腾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天下第一石琴”,整座石琴长3.5米,由21个石音键组成,体重达300公斤,是目前能奏乐的最大石琴。

打造“石琴之乡”的支撑

“石琴在柳江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基础最好,它有产业,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再加上近年来石琴在柳江对外形象宣传上的成绩,我认为打造柳江第一文化名片非它莫属。”县政协常委、县文联秘书长韦彬林谈到。柳江县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传说南宋时期颇具民族爱国气节的转运判官方信孺无数次到孔明驻留的山石岩怀古,里拆裂穗高卧龙岩因此流传至今……这些历史名人的事迹赋予了里高石材神奇优美的色彩,为提升石琴的历史人文价值,提高石琴的知名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石琴生产非柳江独有,但柳江石琴却有两“奇”:一“奇”在于它制作上。1985年,经柳江县地质矿产部门勘测,里高镇境内的国道两侧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矿产资源,用其中的青冈墨石为原料制作石琴,音色绝妙。另外一“奇”在于首创把石琴分为高、中、低音琴组,既能表现石头的声音色质,又能完美地表现出乐曲的魅力。

造势文化名片的难点

“什么叫石琴之乡?它展示出来的是让别人不仅能看到琴,而且一踏进柳江的土地就能听到琴声。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形 ’和‘声 ’二者结合。”韦彬林谈到,柳江石琴从2001年开始生产发展,一直到2007年第一次登上文艺舞台和2008年12月组建成立了一支石琴演奏队后,柳江石琴才开始真正的声名远播。柳江石琴2008年首次走进央视七频道的《金土 地》 栏目;2009年又在央视春节大联欢《小崔说事》 栏目中演出;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国内外嘉宾演奏好评如潮。2009年9月,在柳江县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73台石琴演奏的《铜乐石韵》,被认为精彩地诠释了柳江特色的石琴文化……然而,这支目前全国唯一的石琴乐队却是“临时”身份,乐队由韦彬林和壮校附小的几名老师担任,更让韦彬林担忧的是,整个乐队后继无人。

为打造中国“石琴之乡”,政协三旅卜都镇联络组和韦彬林等委员指出:必须“形”“声”结合,才能让石琴魅力大放光彩。

“形”方面,首先要成立柳江县石琴协会,聘请绘技师和调音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工人们的专业水平和艺术鉴赏力。通过石琴协会的传、帮、带,提高石琴的收藏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其次要通过政府扶持,改变“闲、散、杂、乱”的石琴家庭手工 作坊粗放型管理模式,做大做强石琴产业文化。第三是市场运作,强化宣传。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创办以石琴为主的艺术节或者音乐会、文化节;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节、东盟博览会等,利用节会推出“天下第一石琴”,让柳江石琴名扬四海。

在“声”方面,扶持一支专业的石琴表演队,培养柳江的“形象使者”;把石琴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推进校园,使柳江成为一个“村里有琴坊,校园有琴声”的名副其实的“石琴之乡”。

转载请注明:石材网 » 柳州奇石城的奇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