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水运枢纽鸿沟
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初,魏国最早进行变法,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 445—前396年)在李悝[kuī亏]、吴起、西门豹等人协助下,对经济和政治进行改革,军事力量曾盛极一时。战国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图称霸中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在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东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继而又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大兴水利,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运枢纽。
鸿沟是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水运枢纽。这一工程经过两次大规模施工,才告完成。它开工于公元前360年,即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当时主要的工程是从黄河的汊道济水引黄河水南下,注于大梁西面的圃田泽(已淤),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水柜,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又过了20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 339年),魏国对它又作大规模的扩展,将原来的大沟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至今河南沈丘东北,与淮水重要支流颍水会合。这条人工河道,史称鸿沟。鸿沟从大梁南下时,一路上又沟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游)、睢水(已淤)、�[huò豁]水(今浍水)等。
魏国境内,本来可通航的河道较少,黄河多沙,只有部分河段可以行舟,丹水、睢水、�水、颍水等,流短水少,也很少舟楫之利,内河航运并不发达。鸿沟凿成后,引来了丰富的黄河水,不仅鸿沟本身成为航运枢纽,而且丹水、睢水、�水、颍水等也因为补充了水量,航道比较畅通了,内河航运有很大的发展。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越国对魏国表示友好,赠送一批魏国需要的物资,其中除500万支箭杆外,还有300艘船只。赠箭、赠船,分别反映当时魏国在战争和航运两方面,对这些物资的需要都在增加。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魏国的水上交通,由于这些水道还可灌溉农田,因而它也促进了魏国农业的发展。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河山集》中,认为鸿沟和丹水、睢水、�水、颍水等流域,是战国后期我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自春秋以来,由于邗沟和荷水两条运河的穿凿,江、淮与河、济之间,已有水道可通,南北水上交通有所改善。但是对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达的中原来说,这条水道的位置,毕竟有些偏东,与南方各地交往,未免过于绕远。而且因为它是当时南北之间的唯一水道,也不能满足通航需要。鸿沟凿成后,中原地区可以通过鸿沟本身及丹、睢、�、颍等水径直入淮,与南方吴、楚等地的水上交通,远比以前方便了。鸿沟的穿凿,中原地区对其他各地的水上交通也有所改进。它可以循济、丹等水,东通卫、宋和齐、鲁;还可利用黄河,北通赵、燕,西连韩、秦。
穿凿鸿沟以前,黄河中下游和淮水流域,已经形成一批城市。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政治性的都城,如洛邑(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大梁(魏都)、阳翟(韩都,今河南禹县)、帝丘(卫都,今河南濮阳西南)等。商业性城市较少,宋国的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因为地处荷水、济水交点,交通方便,才发展成为“天下之会”的商业中心。鸿沟水利系统形成后,由于河、淮之间航运和农业的发展,使上述这些都城的商业迅速繁荣起来。如帝丘繁荣到可与“天下之会”的陶相比,并称“卫陶”。洛阳和阳翟也成为战国后期非常活跃的商业城市,当时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和吕不韦,便分别为上述两地人。因有鸿沟可资利用,洛阳商人还“东贾齐鲁,南贾梁楚。”此外,在鸿沟运河网中,还兴起了一批新的城市,如丹水和泗水会合处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睢水边上的睢阳,颍水入淮处的寿春等。
鸿沟到汉朝时称狼荡渠,魏、晋时的蔡河,也是鸿沟的一部分,它在历史上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
连接湘漓的灵渠
春秋战国时,我国运河工程首先兴起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淮之间。到秦、汉时期范围扩大了,南到五岭,西至关中,北及幽燕,都凿有运河。灵渠便是其中之一。
在古代,我国南方有一个人数很多的越族,他们活跃在江、浙、闽、赣、粤、桂等广阔的土地上,其中分布在粤、桂等地的越人叫南越①。战国时期,南越与楚国已有一定关系,吴起在楚变法时,即将湘南、粤北、桂东北的苍梧并入楚国的领土。秦灭楚后,进一步向南发展,进军南越腹地。当时由于五岭②的阻隔,交通不便,粮秣运输困难,于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命监御史禄负责穿凿运河,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有一个谷地,谷地中有两条自然河道,一条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另一条为粤江水系中的始安水。如果在两水之间凿一条运河,就可沟通长江和粤江,便可解决秦军的粮运问题。不过,在此穿凿运河,在工程上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的距离很近,最近处只有1.5公里。不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间横亘着高约 20—30米、宽约 300—500米的小山阜;而且整个谷地地势的坡度也较大。监御史禄等决定克服困难,兴建这条运河。经过几年的努力,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工程基本建成。这条运河的最早名称已经难以考查,后来人们相继称它为秦凿渠、零渠、灵渠、兴安运河等。
灵渠由分水工程、南渠、北渠三部分组成。分水工程建在水量比较丰富的海洋河上,其具体位置在今兴安县东南二公里处的分水村。这里不是离始安水最近的地方,所以舍近取远,选址于此,是因为此地的河床较高,大抵与始安水相当的缘故。分水工程呈“」”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对着海洋河的上游。平时,它拦截海洋河水,阻止河水流入原来的河道,将其一分为二,七分进北渠,三分入南渠。这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后人称为人字堤,就是今天大、小天平的前身。大、小天平属滚水坝性质的工程,洪水时,水可从坝上漫出,流入故道,以减轻天平本身及南、北渠道的压力。后来,在大、小天平的顶端前面,又建铧嘴,以提高分水功能和保护天平。据考证,铧嘴是唐朝增建的。
南渠可分上下两段,上段自小天平向西北走向,到兴安县北,接始安水,长约4.5公里。这一段系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开成,宽度虽较小,约7—14米,但工程比较艰巨。下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镇附近,接漓江,长约30公里,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宽约10—60米。南渠全长30多公里,落差29米,河床比降很大,渠道上不设辅助工程,不便舟楫上下。后人推测,为了便于通航,当年可能已在沿渠建有原始陡门。陡门现称船闸,平时关闭,随着舟楫的前进而顺序打开,从而可以减少航行的困难。我国的正式陡门,至迟形成于唐朝,其雏形有人认为可以上溯到修建灵渠时代。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闸运河。
北渠从大天平向北,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长约3.5公里。北渠经过的地带,是个山间小平原,这里的地面虽然较少沟壑,但坡度偏大,采用直线渠道,与南渠一样,也会流水过急,不便航行。为了减少这段渠道的比降,建设者们采用曲线渠道,形如蛇行。巧妙地用伸长渠的长度,以达到减少比降、利于通舟的目的。
灵渠工程处处闪烁着建设者的聪明睿智。
灵渠全长虽然不到40公里,是一条小型运河,但因为它沟通了长江、粤江两大水系,其地位却十分重要。它不仅在秦朝,而且在以后2000多年中,都是内地和岭南的主要交通孔道,对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加快岭南的开发,意义都非常重大。
对灵渠构造上的巧夺天工,航运上的舟行便捷,宋人范成大深有感触,曾作诗加以歌颂:
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
分为两造开,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
人谋夺天造,史禄所经始。
(《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五)
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建成,灵渠才让位于现代化交通工具。它在1956年最后停运,改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工程,并成为桂林地区重要的名胜古迹,供人观赏。
长安、洛阳的漕河
西汉建都长安,到汉武帝时期,由于京都人口不断增加,官僚机构迅速膨胀,又要用兵匈奴和经营西域,中央政府的粮食支出非常浩繁,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汉政府一方面在关中大修水利,以便发展当地农业,就近取粮。另一方面是改善水运条件,以便从当时主要产粮区的东部地方,调运更多的粮食进京。
西汉从函谷关以东运粮入京,本来取道渭水西运。但渭水多沙,水道浅涩曲折,运输功能很差。从长安东到黄河,陆路只有300多里,而曲折的渭河水道,却长达900多里①。又由于封冻和水量不足等原因,一年中,它只有六个月可以勉强通航。因此,渭河年运输量很少,西运入京的粮食,只有几十万石。汉武帝时,须从东方调入粮食几百万石,急需另觅途径解决运粮问题。因此,当大司农(主管全国农业的长官)郑当时建议在渭南凿一条径直的运粮渠道时,汉武帝立即采纳了。历史上把这条渠道称为漕渠。
漕渠工程动工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由齐人水工徐伯负责勘查、测量、定线,由几万军工负责施工。渠首位于长安城西北,引渭水为水源,经长安城南向东,与渭水平行,沿途接纳泬[juè决]水(皂河)、浐[chǎn产]水、霸水,以增加漕渠的水量。这些水道都发源于南山,含沙量很少。漕渠穿过霸陵(治所在今西安市东北)、新丰(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郑县(治所在今华县)、华阳(治所在今华阳县东南)等县,到渭水口附近与黄河会合,全长300多里,历时三年完工。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又在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长40多里,将沣水、滈[hào号]水拦蓄池内。凿昆明池除了用来操练水兵外①,还可以调济漕渠水量和供应京师的生活用水。
漕渠的通航能力很高,它一直是西汉中后期东粮西运的主要渠道,一般年代,年运输量在400万石左右,最高年份达到600万石,约为渭水运量的10倍。除航运外,它还有灌溉农田之利,溉田面积约10000顷上下,比白渠多一倍以上,约与当时的成国渠相当。西汉亡国后,东粮西运的工作不再继续,漕渠因失修而逐渐湮废。
东汉定都洛阳,漕运工程的重点随着东移,既凿了一条名叫阳渠的新水道,又比较彻底地治理了汴渠。
洛阳虽有洛水可通黄河,但洛水大部分河段河床很浅,不便航运。为了使粮船可以直达京师,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河南尹王梁主持下,着手兴建运河。他组织力量,“穿渠引谷水(洛水支流)注洛阳城下,东写(泻)巩川。”由于谷水水量不足和渠线安排不当,渠虽凿成了,但不通水。19年后,即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大司空张纯再度在京师附近修建运河。他汲取王梁失败的教训,一方面增加运河水源,除仍引谷水外,又引来了洛水干流;另一方面重新安排渠道线路,西起宜阳东部,向东经过洛阳城的西面、南面和东面,再向东到郾师附近回注洛水。这条运河名叫阳渠。第二次工程很成功,东汉从此以后,来自南方、东方、北方等地的粮船,经邗沟、汴河、黄河等航道,再循洛水、阳渠,可在洛阳城下傍岸了。阳渠的穿凿,不仅便于政府通漕,而且也使“百姓得其利”。
不过,东汉最大的运河工程,当数汴河的治理。从西汉后期到王莽统治时期,鸿沟水运体系,由于黄河的一再决口,已经支离破碎,有些运道完全断航,由丹水演变而来的汴河,航道也经常受阻。汴河是京师洛阳的主要粮道,在全国入京的租赋中,来自豫、兖、徐、扬、荆等州所占比重很大,多循此河入京。因此,对汴河的治理,东汉朝廷非常重视,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由王景、王吴主持的治河、治汴工程。黄河泛滥是汴河堵塞的根源,治汴必须治河(治河工程详见本书《九、历代治河工程》)。治汴工程主要有改造渠口和筑堤、浚渠等。
汴河以黄河水为水源,而黄河主溜在河床中摆动无常,单一引水口不能稳定地引入河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景、王吴除修复旧闸外,又建新闸,实行多口引水。同时,将引水闸由原来的木结构改成石结构,以便更好地控制进水。黄河洪水流量很大,即便汴口设闸控制,仍然会有过量的洪水进入汴河,汴河仍然会决堤成灾。为了增加汴河的安全系数,二人又在其上游,即浚仪渠,用“墕流法”将涌入的过量的水,有控制地排出堤外①。从荥阳到泗水,汴河全长800里,他们还全面地建筑河堤,深挖河床。经过这次治理,汴河的漕粮能力大大提高。
连缀河北诸水的五渠
河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北面,太行山之东,燕山以南,东临渤海。这里河流纵横,水道众多。南部多黄河故道,由西南流向东北;中部之水多为西东流向,源出大行山;北部诸河为北南流向,发源燕山。它们都流入渤海,流短水少,不便航运。不过,如能在各河之间凿渠沟通,将它们连缀起来,水源得到调剂和集中,航运效益便会大大提高。东汉末年,曹操从政治军事的需要出发,为改进这里的水上交通,做了许多工作,先后凿成白沟、平虏、泉州、新河、利漕等五条水道。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虽打败了袁绍,但绍子袁尚仍盘据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负隅顽抗。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亲领大军渡河北征。从军运需要出发,他在河北首先建成了一条名为白沟的运河。白沟的主要工程之一,是筑堰逼淇水北流。古淇水即今淇河,发源于太行山,东南流向,分两道注入黄河。因此筑有大小二堰。小堰用石材建成,人称石堰,主要目的是堵塞小河,将全部淇水集中于正流。大堰叫枋堰,建于淇水正流入河处不远,这是一条木、铁、石参用,以大枋木为主的拦河大坝。淇水水量欠丰,不能像灵渠在海洋河上那样建分水工程,只能堵住全部淇水,使其北流。因此,河船入沟,沟船入河,都必须盘坝,将货物从船上卸下,拉空船沿坝的斜坡过坝,再将货物装船,继续航行。另一工程是在枋堰北面穿渠,引淇水进入另一自然河道白沟。白沟下接黄河故道古清河,清河北到今天津境,与沱河(滹[hū乎]沱河)会合。这样,白沟工程虽有盘坝之劳,但毕竟改善了黄河南北的水运。
袁尚被曹操击败后,投奔辽西乌桓首领蹋顿①,图谋卷土重来。为了根除后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北伐乌桓。在进军过程中,他命令董昭负责组织力量施工,相继凿成平虏、泉州、新河三条运粮渠道,开辟了通向辽西的水路。平虏渠在今天津市静海县境内,南起沱水,北到泒[gū孤]水。泒水下游,大体上就是后来大清河的入海河段。泉州渠是沟通泒水下游与鲍丘水(潮白河)的渠道,由于它位于泉州县(治所在今武清县西南)境内而得名。新河西起鲍丘水,经过今唐山境内,东接濡[rú如]水。濡水就是今天的滦河。这三条渠道,特别是后两条,大概由于军马倥偬,而冀东又多沼泽,施工困难,工程粗糙,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
如果说上述四渠的穿凿,主要是由于军事上需要的话,开利漕渠则不同,主要是从政治需要出发的。邺城北控河北平原,南联中原腹地,地位重要,本是袁绍、袁尚父子的大本营。曹操消灭袁氏势力后,将自己的政治中心由许都(今河南许昌市)北迁于此。因此,他很重视对邺城的建设。发展这里的水路交通,兴建利漕渠,便是其中一个方面。它凿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以漳水为水源,经邺城,向东到馆陶县西南,与白沟衔接。白沟是当时河北地区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利漕渠凿成后,邺城因有白沟之利,对幽燕中北部的控制,和对黄河以南的联系,都大大加强。由于漳水水量比较丰富,还因为增加了水源,使白沟的航道更为通畅。除以上五渠外,曹魏时又开白马渠,沟通沱水和漳水。
经过千百年的努力,到两汉时,我国的运河工程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它东起沿海地区,西到关中,南起湘桂,北到幽燕,都有运道可通。它对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边疆地区的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都有重大作用。
隋、唐、宋大运河
周、秦、两汉时期是我国运河史的早期阶段,当时虽在全国各地凿成许多运河,但还没有形成以骨干运河为主的、全国性的运河网络,同时,对自然河道改造的程度也不深,水道比较浅涩弯曲,通航能力较差。隋、唐、宋的运河不同,凿成了一批以都城为中心,通向全国一些主要经济区的又长又深的大运河。
1 东连黄河的广通渠
在我国历史的早期,帝王们选择自己的都城时,往往要把目光投向长安。因为它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心,土地肥沃;平原四周又有大山环抱,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当隋文帝杨坚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也以长安作为这个统一王朝的都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关中经济情况难以与盛极一时的西汉相比。西汉仅郑白渠即可灌溉农田四万多顷。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有许多灌溉工程因无暇维修而湮废。因此,隋定都长安后,仰仗东粮西运的程度,远远超过西汉。这就决定了隋在立国不久,便着手穿凿长安——黄河间的运粮渠道。
西汉时,因渭水运量很少,曾在长安黄河间凿过一条名叫漕渠的运河。后来,因东汉定都洛阳,粮食西运任务大减,漕渠由于失修,不久报废。隋朝只好重开新渠。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隋书·郭衍传》)富民渠虽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仓促成渠,渠道浅窄,航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东粮西运的需要。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动工,加以改建。
这次改建,要求凿得深宽顺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种两舟相并的船,体积大,容量多。《战国策·楚策》说:“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要通航这样大型重载的舫,渠道必须又深又宽。改建工程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主持。动工之前,他先派“工匠巡历渠道,观地形之宜”(《隋书·食货志》),以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渠道布置得更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300余里,命名为广通渠。广通渠的运量大大超过旧渠,对缓和关中粮食的紧张情况,有重要作用。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关中大旱,但是无灾。当时所以旱而无饥荒之灾,与发放300多万石广通仓的粮食有关。广通仓在广通渠旁的华州(今华县),这里的粮食,就是沿广通渠从东方运来的(图1)。
从潼关以东运粮入关,广通渠以下一段水路是黄河。黄河有三门砥柱之险,砥柱为两个石岛,兀立河心,堵塞航道,形成神门、鬼门、人门三条险道,神、鬼二门无法通舟,人门虽可勉强航行,但风险很大,经常船沉人亡。三门砥柱是当时东粮西运的“瓶颈”。于是,又有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下令“凿砥柱”。不过,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凿砥柱”的工程很少进展,只好
半途而废。
沟通河淮的通济渠
隋初定都长安。公元604年,杨广杀其父隋文帝夺取皇位,他便是历史上以骄奢著称的隋炀帝。他认为关中与山东、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远,“兵不赴急”,应将都城东迁,于是立即下诏营建东都洛阳。接着,又陆续发令穿凿以东都为中心、通向江淮、河北等地的大运河,以加强对这些主要经济区的联系和控制。
最先穿凿的是通济渠,凿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通济渠可分西、中、东三段。西段以东都洛阳为起点,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在旧有渠道阳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到洛口与黄河会合。由于古阳渠又称通济渠,人们就把这一名称由西段扩大到了中段和东段。中段以黄河边上的板渚(河南荥阳西部)为起点,引黄河水作水源,向东到浚仪(河南开封市)。这一段原是汴渠上游,隋朝加以浚深和拓宽。浚仪以下,与汴渠分流,东南走向,经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永城、夏丘(今安徽泗县)等地,到睢眙注入淮水。这是东段,多由自然水道拓展而成。
当时,浚仪以下所以不再利用汴河旧道而另开新渠,与如下一些因素有关。汴河东段的位置偏北偏东,隋炀帝南巡江都,南粮北运进京,都过于绕远。况且从汴河入淮,必须取道泗水,而泗水航道曲折,又有徐州洪、吕梁洪之险,二洪“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水经注·泗水注》),经常翻舟,航行很不安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浚仪到睢眙,地势比较平缓,河床比降适度;同时,经此而接邗沟,与经汴相比,航程也缩短许多。再加上当时河淮之间经济比较发达,是全国户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①,为加强东都与这里的联系,也需凿渠穿行这里。
通济渠三段全长近2000里。它不仅渠道长,而且因为要航行皇帝的龙舟,龙舟长200尺,上建四层重殿,高45尺,所以必须凿得又宽又深。深度多少,不见记载,宽度规定为40步。隋朝一步六尺,即渠宽为240尺,宛如一条大河。此外,通济渠还有一批附属工程,如夹渠修筑平整的御道,以便数十万纤夫和军队行走;沿途修建数十座离宫,以便皇帝和后妃休息。整个工程由尚书右丞皇甫议负责,“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资治通鉴·隋纪四》)服役。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动工,到八月便交付使用。当时隋炀帝立刻从洛口登上龙舟,带着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几千艘舳舻[zhúlú逐卢],浩浩荡荡,南巡江都(图2)。
通济渠工程浩大,施工时间仅用半年,可以说是古今中外运河史上的奇迹,它反映了我们
祖先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惊人的,由于凿渠和造船劳累过度,据《隋书·炀帝纪》载,“役丁死者十四五”!即约有40—50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通济渠凿成后,它与邗沟便成为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动脉,南来北往的舟楫多走这一水道。特别是它对南粮北运,意义更为重大。隋炀帝在洛阳周围建有许多大型粮仓,如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回洛仓、河阳仓、含嘉仓等,这些仓城都储有大量粮食,其中洛口、回洛两仓,即多达2600多万石,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便是经通济渠从江淮一带运来的。
山阳渎和江南河
山阳渎即古邗沟,它南起邗城,北到山阳县(今江苏淮安)。邗沟初凿于春秋末年吴国,当时出于战争的临时需要,工程因陋就简,水道曲折浅涩,只通小舟,不通大船。后来,人们对它进行多次改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是东汉末广陵(治所在今扬州市)太守陈登的改道,由樊梁湖往北,直至淮安入淮,改变过去绕道博芝、射阳两湖的曲折线路。这一改变奠定了后来邗沟的基本格局。隋文帝从伐陈的需要出发,又对部分渠道作了调整,将入淮水口由淤浅了的末口改到山阳。不过当时由于军事行动立即开始,来不及改造全渠。
隋炀帝为了提高山阳渎的航运能力,与通济渠配套,对这条古运河作了较为彻底的治理。在凿通济渠的同时,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他又征调淮南10余万人投入这一工程。当时除了按照通济渠的标准,浚深加宽渠道,修筑道路、离宫外,又穿凿了新的入江渠口。由于长江沙洲的淤涨,原来山阳渎的入江渠口堵塞严重。这次扩建,便将南段折而向西,开了几十里的新渠,使其从扬子(江苏仪征东南)入江。这就是隋唐时期著名长江渡口扬子津。山阳渎经过这次改造后,全线畅通无阻,像龙舟那样的庞然大物,也可进退自如了。
在建成通济渠和山阳渎后的第六年,隋炀帝又下令拓展江南河。
春秋末年,太湖流域已有运河。秦始皇建立了统一国家以后,为了加强对吴中地区的控制,也为了东巡会稽(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辖地有今苏南及浙江中北部)的需要,在春秋古运河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沟通了北起丹徒(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南丹徒镇),中经会稽郡治,南到钱塘(浙江杭州市)的水道。这应是后来江南河的雏形。据说丹徒的得名,就是因为当时有3000赭衣囚徒在此参加治河的缘故。丹徒、曲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位于太湖流域西北部,这里的地势比附近其他地方稍高,因而从此经过的这段运道,河床偏高,河水不足,行船不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三国、东晋时期,曾一再在此施工,如吴国疏浚丹徒——曲阿间的河床,以改善这里的航道;东晋于京口(镇江市)筑丁卯埭[dài带]①,以控制河水泄入长江等。
在上述基础上,隋炀帝扩建了江南河。《资治通鉴·隋纪四》载:“大业六年冬十二月②,敕穿江南河,自京口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这里的会稽,当指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会稽山,相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此,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曾登此山“望于南海”(实指今东海),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大概也要效法大禹、秦皇的故事。不过隋炀帝登会稽的目的并未达到,因为下令穿凿不久,就被高丽战争和农民起义所困,再也无暇南渡长江了。但江南河的拓展,大大地推进了太湖流域航运的发展,也加强了与江、淮等地的联系。江南河至今仍是太湖流域的黄金水道。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
在隋朝,今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北省大部,是又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这个区域当时有户200多万,在全国900多万户中,几乎占了1/4。隋朝推行租庸调制,按户、丁征收粟帛,征发劳力,户多丁多,上调的粟帛等也多。这就需要有一条粮帛南运进京的水道。隋炀帝着意开拓边疆,积极准备用兵辽东,他以涿郡(今北京市)作为征辽基地,要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军事人员北运,也需要有一条从东都到涿郡的军需供应线。自东汉末年,曹操穿凿河北五渠后,那里虽然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水道,但它以自然河道为主,深浅不一,航路不畅,难以适应隋朝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于是,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和山阳渎之后,决定在黄河以北,在曹氏旧有水道的基础上,拓展一条航运能力较大的运河,这就是穿永济渠。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上》)当初曹操发展河北水运时,白沟的渠首工程是“遏淇水入白沟”。隋炀帝的新渠与曹操旧渠相比,有两个重大改进。一是沁水源远流长,淇水无法与之相比,因此,新渠的水源远比旧渠丰沛。这是新渠航道远比旧渠通畅的基本因素。二是旧渠在白沟、黄河之间筑有枋堰,由沟入河或由河入沟,舟船都必须盘坝或换船,这就大大降低了通航能力。新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表明渠口建有分水工程,舟楫可以直接出入河渠,无须换船或盘坝,这就大大提高了通航能力。
永济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处,北到卫县(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这是当时新凿的渠道。卫县以下经馆陶、东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这是中段,它以曹操时的故道为基础,扩展成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今北京市)为北段,系改造两条自然河道而成。一条是古潞河下游,它位于今天津市和武清县间。另一条是桑干水(今永定河)下游,当时它位于今武清县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运河共长1900里左右,大体说与通济渠相当。这也是一条历时很短、不到一年便完工的运河。它的宽度虽然不及通济渠,但运输能力很强,并且也可航行庞大的龙舟。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伐辽东,当时他就是乘龙舟到达涿郡的。伐辽东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极大,主要就是沿这条水道北运。
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永济渠,虽然是五条运河,但由于它们的规格大体一致,组成了一个由长安—洛阳两都为中轴、成扇形、东南通余杭、东北到涿郡的完整的运河网,实为一条运河的五个组成部分。这个运河网把我国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区域紧密地联在一起,对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繁荣,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隋炀帝兴建这些工程,虽然多从他本人需要出发,并给当时广大群众造成严重灾难,但后人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唐末著名诗人皮日休便是这样认为的,在《汴河怀古》中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龙舟水殿事,与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的运河工程
唐朝的运河建设,主要是维修、完善隋朝建立的这一大型运河体系。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运河的作用,对旧有的漕运制度,还作了重要改革。
隋文帝时穿凿的广通渠,原是长安的主要粮道。当隋炀帝将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后,广通渠失修,逐渐淤废。唐朝定都长安,起初因为国用比较节省,东粮西运的数量不大,年约几十万石,渭水尚可勉强承担运粮任务。后来,京师用粮不断增加,严重到了因为供不应求,皇帝只好率领百官、军队东到洛阳就食的地步。特别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几乎全在洛阳处理政务。于是,有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重开广通渠的工程。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韦坚主持。当时在咸阳附近的渭水河床上修建兴成堰,引渭水为新渠的主要水源。同时,又将源自南山的沣水、浐水也拦入渠中,作为补充水源。漕渠东到潼关西面的永丰仓与渭水会合,长300多里。漕渠的航运能力较大,渠成当年(开元二年),即“漕山东(崤山以东)粟四百万石”。
将山东粟米漕运入关,还须改善另一水道的航运条件,即解决黄河运道中三门砥柱对粮船的威胁问题。这段河道水势湍急,溯河西进,一船粮食往往要数百人拉纤;而且暗礁四伏,过往船只,触礁失事几近一半。为了避开这段艰险的航道,差不多与重开长安、渭口间的漕渠同时,陕郡(治所在今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太守李齐物组织力量,在三门山北侧的岩石上施工,准备凿出一条新的航道,以取代旧航道。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虽然凿出了一条名叫开元新河的水道,但因当地石质坚硬,河床的深度没有凿够,只能在黄河大水时可以通航,平时不起作用。三门险道问题远未解决。
通济渠和永济渠是隋朝兴建的两条最重要的航道。为了发挥这两条运河的作用,唐朝对它们也作了一些改造和扩充。隋朝的通济渠,唐朝称汴河。唐在汴州(今开封市)东面凿了一条水道,名叫湛渠,接通了另一水道白马沟,而白马沟下通济水,这样,便将济水纳入汴河系统,使齐、鲁一带大部分郡县的租、调,也可循汴水西运。唐对永济渠的改造,主要有以下两个工程。一是扩展运输量较大的南段,将渠道加宽到17丈,浚深到24尺,使航道更为通畅。二是在永济渠两侧凿了一批新支渠,如清河郡的张甲河,沧州的无棣河等,以深入粮区,充分发挥永济渠的作用。
对唐朝政府来说,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各地粮帛进京。为了发挥这一功能,唐后期对漕运制度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唐前期,南方租调由当地富户负责,沿江水、沿运河直送洛口,然后政府再由洛口转输入京。这种漕运制度,由于富户多方设法逃避,沿途无必要的保护,再加上每一舟船很难适应江、汴(泛指运河)河的不同水情,因此问题很多。如运期长,从扬州到洛口,历时长达九个月。又如事故多、损耗大,每年有大批舟船沉没,粮食损失高达20%左右,等等。安史之乱后,这些问题更为突出。于是,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开始,刘晏对漕运制度进行改革,用分段运输代替直运。规定:江船不入汴,江船之运积扬州;汴船不入河,汴船之运积河阴(郑州市西北);河船不入渭,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承运工作也雇专人承担,并组织起来,10船为一纲,沿途派兵护送等。分段运送,效率大大提高,自扬州至长安40天可达,损耗也大幅度下降。
除漕运租、调外,大运河还大大促进了沿线许多商业城市的繁荣。如扬楚运河(即隋朝的山阳渎)南端的扬州和北端的楚州(治所在山阳县,今为淮安市),汴河上的汴州(今开封市)和宋州(今商丘市),永济渠上的涿郡等。扬州因为位于扬楚运河与长江的会合处,公私舟船,南来北往,都要经过这里,是南北商人的集中地,南北百货的集散处。它“十里长街井市连”,在全国州一级的城市中,位列第一,超过成都和广州,人称“扬一益二”。汴州位于汴河北段,经过济水,东通齐鲁;经永济渠,北联幽冀;经黄河,可达秦晋,迅速发展成为黄河中下游的大都会。后来,梁、晋、汉、周、北宋五代都建都于此,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水运方便的繁华城
宋朝运河新体系
梁、晋、汉、周、北宋都定都汴州,称汴京。北宋历时较长,为进一步密切京师与全国各地经济、政治联系,修建了一批向四方辐射的运河,形成新的运河体系。它以汴河为骨干,包括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合称汴京四渠。并通过四渠,向南沟通了淮水、扬楚运河、长江、江南河等,向北沟通了济水、黄河、卫河(其前身为永济渠,但南端已东移至卫州境内)。
五代时,北方政局动荡,频繁更换朝代,在短短的53年中,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南方政局比较稳定,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北宋时,政府对南粮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汴河是北宋南粮北运的最主要水道。汴京每年调入的粮食高达600万石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取道汴河的南粮①。因此,北宋政府特别重视这条水道的维修和治理。例如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汴河决口,宋太宗强调说:“东京(宋以汴京为东京,洛阳为西京)养甲兵数十万,居民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①”他率领百官,一起参加堵口。
不过,为了这条运道的畅通,北宋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汴河以黄河水为水源,而河水多沙,自隋经唐到宋,经几百年的沉积,河床已经高出地面,汴河极易溃堤成灾。北宋政府深知汴水无情,治汴工程丝毫不敢放松。它组建了一支维修专业队,负责平时汴河的维修和养护。汴河大汛,则立即出动禁军防汛。大修时,发动沿河百姓参加。为了巩固堤防和利用汴水冲刷河中积沙,它在汴河两岸下了600里木柱排桩,将汴河束窄到可以冲沙的地步,开了后来“束水攻沙”的先河。
惠民河是经北宋初年多次动工修建的一条运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蔡河(已湮)支流潩[yì异]水(浍河)为水源,开渠将它引向京师。下段自汴京南下,改造蔡河干流而成。惠民河的重要性仅次于汴河,淮水流域的大部分税粮,可从此河调入京师。广济河因河宽五丈左右,又称五丈河。其前身是唐朝开的湛渠,下接白马沟和济水,可通齐鲁之运,也可分泄汴河的洪水。北宋对它进行多次治理,在漕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金水河是北宋初年新凿的一条河道,它以郑州、荥阳间的几条小水,如京水、索水、须水等为水源,凿渠向东到汴京。它除了给广济河补充水源外(从汴渠上架槽通过),还为京师提供较为清澈的生活用水。
除汴京四渠外,为了改善漕运,北宋又分别在江淮和江汉间,也进行运河建设。
扬楚运河是“汴渠之首”,它南接江南运河。这三条运河构成了北宋政府的主要粮道,即江南运河将主要产粮区太湖流域的税粮运出,然后经扬楚运河、汴渠入京。江南运河的航道基本上良好,无须大修。但扬楚运河及扬楚运河与汴渠之间的航道,都需要作较大的改进。原来汴渠与扬楚运河并不直接相通,由扬入汴,舟船还要走一段较长的淮河河道,而这段河道滩多水急,常常损坏漕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北宋前期,先后进行三次施工,傍这段淮河的南岸,从楚州北面的末口,到盱眙东北的龟山镇,凿了长约150里的运河,避开了这段险滩。扬楚运河的突出问题是水枯河浅,不便大船通航。水道西部的洪水威胁也很严重,经常冲断航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宋在高邮湖北筑了一条比较坚固的、长达200里的石堤,以保护航道,并在堤上设置10座石闸,进行有控制的排水。在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县)、扬州等地,利用当地自然湖泊,改造成为运河的水柜,以接济运河用水。
除太湖流域是北宋的主要产粮区外,四川和两湖的农业生产,也占有一定地位。如何调运这些地区的税粮入京,也是北宋统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绕道扬、汴,路程太远;从襄樊陆运,效果太差。经过酝酿,北宋统治者决定穿凿第二条江淮运河。按照计划,这条水道西起江陵,凿渠向东,经潜江境与汉水会合。下一段是利用汉水及其支流白河两条自然水道。白河与淮水支流澧[lǐ礼]水很近,如果在这两水间再凿一条运河,江船便可循淮水另一支流蔡河直达汴京城下了。这一工程只完成了一部分,即江陵——汉水之间的渠道凿通了,使江、汉之间的水运“大为利便”。但白、澧之间因为地势稍高,经过两次施工,只能做到通水,而不能通船,功亏一篑。今天,人们掌握了建造高坝技术,可以将白河的水位提得很高,这里便不再成为通水通航的障碍了。计划中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其中有一段就取道于此。
元、明、清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元,完善于明,到清代,仍然是南北交通最重要的干线。它北起全国政治中心大都(今北京市),南到太湖流域的杭州。太湖流域是元、明、清三代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这条运河将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结合在一起,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繁荣,加强国家的统一,都有巨大的作用。
1 凿济州河和会通河
自宋朝起,太湖流域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粮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元朝以大都为都。都城官兵、百姓众多,粮食的消耗量极大,每年需要调入外粮200多万石。太湖流域成了大都用粮的主要供应地。
起初,南粮北运,元政府采用双管齐下的办法进行。一条管道是海运。粮船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出长江口沿海岸北上,绕过山东半岛,驶入渤海湾,傍岸到直沽(今天津市),然后再循自河(今北运河)达通州(今北京市通县)。海运有优点,如运量大,节省人力和费用,但海难较多,常有船舶漂失,不及河运安全。
另一条渠道是河运。将江南粮食装船,沿江南运河、淮扬运河(扬楚运河)、黄河、御河(卫河,相当于永济渠中段)、白河抵通州。这条运道问题较多。黄河为西东走向,北上粮船须向西绕到河南封丘,航程很大;从封丘到御河,还有200多里,无水道可以利用,必须改成车运,道路泥泞,车行困难。
元朝统治者迫切需要有一条径直而安全的水道,从大都直达江南。为实现这一愿望,关键问题是山东地区能否穿凿运河,只要在这里凿出一条渠道,南北直运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忽必烈派杰出的水利名家郭守敬深入当地调查,得出肯定的答案后,便在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委派兵部尚书奥鲁赤组织人力,在济州(今济宁市)境内施工。第二年完成,这便是济州河。它南起济州鲁桥,北到须城(治所在今东平县)安山,长150里左右。这里地处鲁中山地西缘,与其南北相比,地势稍高。建设这条运河,解决水源问题和比降问题,都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汶水和泗水是运河附近两条稍大一点的河道,都发源于鲁中山地。前者向西向北流,是大清河的上源。后者向西向南流,是淮水的支流。两者之间,还有一条小水叫洸[guāng光]水(一说洸水为汶水汊流),其流域地势又比汶、泗略高。于是,建设者们分别在汶、泗上游各建一座拦河坝,将汶、泗两水集中于洸水,沿洸水河道至任城(在今济宁市境)进入新开的济州河。济州河一部分水南流,回到泗水故道,下通淮水;一部分水北流,回到汶水故道,汶水下通大清河。济州河的穿凿,沟通了淮水和大清河。汶、泗两水,雨季、旱季水量的差异较大,为了以丰补歉,保证济州河常年都有一定的水量,建设者们又于河旁修筑一些水柜,进行调剂。
由于济州河位于鲁中山地西缘,比南面的泗水河道和北面的汶水河道都高,因此,南北河床的纵比降都偏大。比降偏大,不仅航行困难,而且河水也容易流失。济州河本来水源不足,过多的河水流失,便会导至断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设者们在比降较大的河段上,修建了一批闸门,无船时,闭闸保水,来船时,开闸通航。
大清河原是古济水的下游,它下注渤海。这样,南来漕船便可循泗水、济州河、大清河、渤海、白河,直达通州了。不过,大清河也不是一条理想的水道,除其本身水量不足外,又有潮水顶托和河口多沙等问题,漕船常常受阻。人们认为,南北之间内河航运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于是,又有会通河工程的兴起。
首先建议穿凿这条运河的是寿张(治所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县尹韩仲晖和太史院史边源。经朝廷派人深入现场调查,确认切实可行后,命江淮行省断事官忙速儿、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郎中李处选负责施工,征丁夫三万人服役。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开工,南起须城安山,接济州河,北到临清,与卫河会合,长约250里。行船的渠道工程,当年凿成,解决比降、保水等问题的坝闸,则在以后陆续完工。这段新凿的运道,初名安山渠,后来,因为它是条“古所未有”的“通江淮之运”的水道,南粮可以直达京郊,忽必烈十分高兴,正式赐名为“会通河”。
鲁西一带,地势高干南面的江苏和北面的河北,是南北大运河的河脊,水源又比较短缺,工程十分复杂,但人们还是千方百计地建成济州、会通两河,使南北水运联成一线,在我国运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两河虽然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还不能通航较大的船舶,因而也没有取代海运,成为南北漕运的主要渠道,但它却为明代完成这一任务奠定了基础。
浚坝河、通惠河
大都一带的对外水上交通,古已有之。隋朝有永济渠。不过,永济渠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两汉:农田水利地区性特色明显
A.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B.江淮和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C.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D.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到了明清,好像就没有什么有重大意义的水利工程了,不过在明清时期,曾大力整治过黄河
转载请注明:石材网 » 自战国至明清修建了哪些重要的水利工程